推广 热搜:

中药知母的作用(益母草治疗哪些妇科病)

   更新时间: 2025-07-08 06:07  发布时间: 1个月前   760
核心提示:本文目录一览:1、中药知母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2、知母的功效与作用3、补肾的中药方子有哪些4、中药材知母的保健养生功效5、中药漫谈|知母虽能滋阴润燥,但苦寒之品,只宜实热证,不可误用中药知母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知母的功效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、生津止渴功效。同天花粉、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,如玉液汤。对口渴、饮多、尿多有很好的作用。清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中药知母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2、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3、补肾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4、中药材知母的保健养生功效 5、中药漫谈|知母虽能滋阴润燥,但苦寒之品,只宜实热证,不可误用

中药知母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

知母的功效 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、生津止渴功效。同天花粉、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,如玉液汤。对口渴、饮多、尿多有很好的作用。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,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燥咳。

消渴除烦:知母具有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与天花粉、五味子等配合使用,可增强疗效,如俞晔汤,对口渴、多饮、多尿有较好疗效。清热泻火:知母主治热病,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干咳。

主治:妊娠心脾壅热,咽膈渴苦,烦闷多惊。子烦,脉软数者。银花知母粥的功效 材料:金银花9克、知母15克、生石膏30克、粳米60克。做法:将金银花、知母、生石膏加适量水煮20--30分钟,弃渣取汁,再与粳米一起煮成粥。

中药知母的功效2 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、生津止渴功效。同天花粉、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,如玉液汤。对口渴、饮多、尿多有很好的作用。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,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燥咳。

知母的药理作用 用于热病烦渴 该品甘寒质润,善清肺胃气分实热,而除烦止渴。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,壮热、烦渴、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。常与石膏相须为用,如白虎汤。

知母的功效与作用

消渴除烦:知母具有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与天花粉、五味子等配合使用,可增强疗效,如俞晔汤,对口渴、多饮、多尿有较好疗效。清热泻火:知母主治热病,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干咳。

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,性味苦、寒,归肺、胃、肾经,具有清热泻火、生津润燥的功效,是清热泻火要药,知母之辛苦寒凉,下则润肾燥而滋阴,上则清肺金泻火,乃二经气分药也。

知母的作用与抑制皮质激素在肝中的分解代谢有关,是减缓了皮质激素在肝中的破坏失活。知母还可减轻肾病患:者服用地塞米松所致的满月脸和兴奋失眠等不良作用。

补肾的中药方子有哪些

补肾的中药 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,益精血,强筋骨的佳品。对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的 阳痿早泄 有很好的效果。另外,妇女出现宫冷不孕,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。

补肾壮阳的中药方 肾气虚 金匮肾气丸:干地黄240克、淮山药120克、山茱萸120克、泽泻90克、茯苓90克、牡丹皮90克、肉桂30克、制附片30克。肾虚患者将以上药研细炼蜜为丸,每服10~15克,每日2~3次,早晚空服。

海参含有丰富的 营养 ,富含氨基酸和 微量元素 。吃什么补肾?海参可以起到不错的补肾功效。经常食用海参,可以抗衰老, 美容 养颜 ,调理你的造血功能,让你气色好。干贝 干贝又称瑶柱,是一种海产品。

第一:健脑补肾方。其中的药物主要包括了炒红枣、核桃仁、枸杞、女贞子、炒莲子、低度白酒,把这些药物倒入一个容器当中,加入低度白酒,一般以药酒漫过中药大约三厘米为好,密封之后放在阴凉的地方储存。

补肾壮阳的中药1 十大壮阳补肾中药排名 肉桂 肉桂性温有着补肾阳强筋骨的作用,冬天使用肉桂能够祛寒补肾。肉桂适合老年人体质较差的用来放入汤中一起煲汤,起到补肾壮阳同时治疗畏寒的作用。

补肾壮阳民间中药方 起阳丸 药方:人参、鹿茸、麝香、老虎鞭、海豹鞭、鹿鞭、蛤蚧、淫羊藿、巴戟等份。

中药材知母的保健养生功效

知母的药用价值 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热病烦渴,肺热燥咳,骨蒸潮热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。治伤寒邪热内盛,齿牙干燥,烦渴引饮,目昧唇焦:知母五钱,石膏三钱,麦门冬二钱,甘草一钱,人参八钱。水煎服。

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,性味苦、寒,归肺、胃、肾经,具有清热泻火、生津润燥的功效,是清热泻火要药,知母之辛苦寒凉,下则润肾燥而滋阴,上则清肺金泻火,乃二经气分药也。

食用知母有滋阴降火、润燥滑肠、利大小便之效。属清热下火药,主治温热病、高热烦渴、咳嗽气喘、燥咳、便秘、骨蒸潮热、虚烦不眠、消渴淋浊。

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、生津止渴功效。同天花粉、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,如玉液汤。对口渴、饮多、尿多有很好的作用。中药材知母可以有滋阴润燥的作用,对于利尿消肿止渴有一定的好处。

中药漫谈|知母虽能滋阴润燥,但苦寒之品,只宜实热证,不可误用

知母一味,中药学教材谓其“苦,甘,寒”,而《神农本草经》只谓“苦、寒”,并无一“甘”字,从其功效来看,确能滋阴滑润,加一“甘”字亦未不可。

知母既能清实热,又可退虚热,但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,用于阴虚内热、肺虚燥咳及消渴等症,须与滋阴药配伍,始能发挥它的作用。本品能润燥滑肠,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。

用于温热病、高热烦燥、口渴、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症及肺热喘咳、痰黄而稠。知母苦寒,上能清肺热,中能清胃火,故适用于肺胃有实热的病症。本品常和石膏同用,可以增强石膏的清热泻火作用。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0015483号-10